受近期上海及全國各地疫情變化影響,為服從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切實保障各位參展商、觀眾以及廣大與會業界同仁的切身利益和身體健康,中國環博會主辦單位經研判,決定將原定于4月20-22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第23屆中國環博會延期舉辦,展會最新舉辦時間將另行通知。
為什么決定延期?
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從嚴從緊加強疫情防控,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在今年1月30日就發布了暫停各類展會活動的通知。目前上海新一輪疫情仍處于高位波動階段,經過研判,政府短期內不會降低防控力度,各方面防疫防控措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考慮到近十萬觀眾的安全和出行便利,以及展商的參展效果,在距離原定開幕日還剩接近1個月的今天,發布了展會延期舉辦的公告,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與展商和合作伙伴溝通,讓大家更早準備,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中國環博會(上海)IE EXPO(上海環保展,國際環保展,上海環博會)上海環博會由德國慕尼黑國際博覽集團、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全聯環境服務業商會、中貿慕尼黑展覽有限公司等單位聯袂舉辦。
秉承全球環保第一展德國IFAT母展50年的優秀品質,作為亞洲最具影響力、最高品質的環境技術交流盛會,中國環博會(上海)IE EXPO(上海環保展,國際環保展,上海環博會)將薈集全球頂級污水處理、給水排水、固體廢棄物處理、資源回收利用、大氣污染治理、室內空氣污染治理、場地修復、環境監測、環境服務業等環境污染治理領域的前沿技術與最新解決方案。中國環博會(上海)IE EXPO(上海環保展,國際環保展,上海環博會)同期還將舉辦中國環博會高峰論壇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單位會員年會,來自國家環境保護部、住建部、國家發改委、水利部等政策制定部門,中科院、中國環境研究院、同濟大學、清華大學等科研院所,歐洲水協、世界水環境聯盟、德國水、 污水和廢棄物處理協會、國際固體廢棄物協會、德國市政環衛車輛和設備工業協會、中國水協等國際權威組織及領先技術企業的百余名業內頂級專家全程參與200多場專業會議論壇,致力于打造一個政產學研一站式環境技術交流平臺。
廣州起義紀念館,即廣州公社舊址,為原國民政府廣東省立公安局,位于中國廣州市起義路200號之一,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張太雷領導發動的廣州起義而建立的蘇維埃政府——廣州公社所在。
從7月起,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開始閉館進行整體改造提升,著力打造國家一級博物館和5A級旅游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古代壁畫保護修復研究基地。
本屆博覽會將以“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為目標定位,打造成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展會品牌,打造成一場辦展理念新、層次規格高、行業影響力大的盛會,辦成全國文旅行業展示產品和服務的重要窗口,辦成全國文旅企業在一起交流互動的橋梁紐帶,辦成一個永不落幕的交易平臺。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服務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2月18日發布。
為促進電子產業融合高速發展,推動成渝經濟圈電子產業技術創新,由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支持,重慶市電子學會、四川省電子學會、重慶市電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重慶市集成電路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重慶市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聯合會、重慶市電源學會、重慶市電子電路制造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全球電子產業及生產技術(重慶)博覽會GEME將于2022年4月26日-28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辦。
虛擬展廳的出現帶來了創新型的學習方式,不僅僅是通過網絡可以隨時隨地瀏覽,也可以教學使用,近日,8月24日,長沙市芙蓉區馬坡嶺街道錦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同行者社工開展了“長沙記憶——走進馬王堆”傳統文化宣傳活動,邀請了省博物館講解員講解馬王堆漢墓的文化知識,通過云展廳,創新的向轄區內30多名青少年傳播馬王堆漢墓的文化知識。
據云南省博物館官方微信公號6月2日發布的信息顯示:省博將于近期調整開放時間。 詳情如下: 因展廳施工影響,報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云南省博物館將于近期調整開放時間,詳情如下: 1.2021年6月8日(周二)至12日(周六)臨時閉館5天; 2.2021年6月13日(周日)起恢復開放; 3.2021年6月14日端午節(周一)正常開放。服務時間: 9:00開始入場,9:00~9:10為開館準備工作時間,9:10正式為觀眾提供服務并可進入展廳參觀,16:30停止入館,16:45開始清場,17:00正式閉館
廣東美術館是廣州重要藝術地標之一,是廣東省、廣州市一個提高人民藝術素質,加強大眾文化教育與藝術欣賞的文化基地;定期舉辦不同的展覽。廣東美術館是按現代多功能目標規劃建設的造型藝術博物館,是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向公眾開放的永久性國家文化事業機構,1990年12月28日奠基,1997年11月28日落成開館。
12月13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在“中國古代佛造像”專題展中參觀的觀眾。國家博物館的佛造像藏品于今年12月10日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對公眾展出。煥然一新的展陳設計讓觀眾能夠更好地了解中國古代佛造像的全貌。